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四家党报罕见同日评论人工智能
今日,人工智能概念股大涨。
同日,《人民日报》以《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紧密融合》、《科技日报》以《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法治日报》以《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国在行动》、《北京日报》以《人工智能:第一生产力的推进器》为题,不约而同就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意义、治理等,做出评论、评述。
多家党报同日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出评论、评述,这一幕极为罕见。
最为重磅的当为《科技日报》和《北京日报》的评论方向。
《科技日报》的评论认为,人工智能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原动力。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北京日报》评论则试图论证人工智能可作为推动“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元生产力”,能够在生产力中担当更为基本的重要角色。
《人民日报》侧重论述了人工智能应与产业结合。《法治日报》则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谈到两名中国学者入选联合国“人工智能高级别咨询机构”为引子,论及中国在新兴领域治理机制建设方面践行多边主义的鲜明态度。
——元界主理人按
以下为四篇评论原文:
《科技日报》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牢牢抓住人工智能这个“牛鼻子”,综合施策,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驱动力,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数字经济成为社会发展大趋势,我国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为支撑。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深度交叉融合、高度复杂和多点突破发展态势。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在新技术的作用下进一步升级,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
新质生产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因其独有的低边际成本、强渗透性和融合性等特点,可推动生产工具和设备、生产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不断优化升级,推动物质生产力创新。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如今以依靠资源大规模投入为特点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科技创新中寻找新方法和新路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以深化新技术应用为重要特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成为新型通用技术,对越来越多行业和产业发展产生赋能效应。新技术渗透的诸多领域,都在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和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革命性。在数据要素和新一代技术共同作用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持续推进,由此产生的影响不只体现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生产力范畴,而是从根本上重塑着人类社会的劳动方式、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组织运行和社会制度体系,进而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
人工智能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原动力。过去100多年来,基础研究领域经历了革命性突破和飞速发展。如今,人工智能为基础科技领域实现新突破提供了新路径。在新材料研发、医药和生物等新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和深入应用。我国于今年3月就“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作出专项部署,布局前沿科技研发体系,人工智能对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作用得到充分肯定。
人工智能通过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了两个方面重要突破:一是通用性大大扩展,这种通用性建立在预训练大模型的基础上,并推动数据、算法、算力在研发层面功能性地深度融合。二是实现了与自然语言的融合,使人工智能可以真正融入千行百业。随着技术迭代创新,人工智能将在更深层次上广泛赋能政务、新闻、金融、制造等垂直行业领域,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通过塑造新型劳动者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利用智能技术创造出与人类不同的智能化“劳动者”,在无人实验室和无人工厂中,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智能机器人已成为实验或生产中人类的得力助手。二是通过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生产力创新。
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更高效率的同时,也潜藏着信息传播失序、数据滥用、算法歧视、新型技术控制等风险。尽管很多问题是自信息技术应用以来一直存在的,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疑使得其中一些问题更加复杂,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更大社会危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对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治理。
综合施策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牢牢抓住人工智能这个“牛鼻子”,综合施策,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全面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以科技自强自立支撑新质生产力形成。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设立国家级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项目等方式,主攻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建立健全重点科研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优势互补的合作研究机制,完善产学研结合的系统创新体系。
二是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要密切围绕新需求,着眼于发挥我国独特优势,大力培育人工智能新产品和新服务,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坚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谋划和布局一大批高技术产业落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引育“专精特新”企业。
三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打造新质生产力。要发挥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产业变革。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构建“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助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聚焦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制度。针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畅通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引进相关服务。深化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产学研融通。
五是秉承“在发展中治理”的理念,健全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要加快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围绕解决人工智能领域通用性和基础性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层面关于人工智能的综合性立法和制度建设,重点解决监管制度的稳定性和前瞻性。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伦理相关的制度建设,真正把人文伦理观念融入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中。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国际合作,积极贡献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智慧”。
《人民日报》
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紧密融合
作为赋能手段,无论是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还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人工智能都蕴含着巨大的“智慧潜能”
辅助科研、研发新药、制定生产计划……近一段时间以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不仅能与人对话、写诗作画,也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作为赋能手段,无论是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还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人工智能都蕴含着巨大的“智慧潜能”。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理解、学习能力日益提升,技术迭代更快,更高效的人工智能应用有望加速服务各行各业,成为智能时代新的基础性生产工具。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对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前景充满期待。应当看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提升的空间,进一步挖掘新技术潜能,需要围绕产业融合发展实际,畅通应用过程中的堵点卡点。
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满足应用需求是关键。从人脸识别的广泛应用,到逐步深入的视觉检测,再到方兴未艾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发挥作用都是缘于切实解决了行业痛点,从而找到了自身大展拳脚的舞台。应用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推动人工智能落地,相关行业参与者要以需求为导向,深入产业实践发现问题。我国有海量数据处理带来的旺盛需求,丰富应用场景提供的试验土壤,这是我国发展新技术的重要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迈向更高水平,应持续用好这一优势。
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需加强智能化信息基础条件支撑。人工智能发挥作用,往往需要与多项新技术密切协同。比如,支撑自动驾驶升级,除了“聪明”的车,还需“智慧”的路,这离不开可知可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车路协同网络。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智”而不“能”。此外,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基石。有必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数据分级分类有序开放,打造高质量语料,助力人工智能更好落地。
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还有赖技术和政策的协同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走深走实,要在算法模型、智能算力等方面进行完善。放眼未来,把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有必要加强软硬件、底层技术攻关,筑牢产业根基,增强发展后劲。新技术的创新往往先行一步,这就需要政策创新的护航。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也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处于技术跃迁的重要窗口期,随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和产业链的完善,“人工智能+”必将释放出更大能量,助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法治日报》
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国在行动
《北京日报》
人工智能:第一生产力的推进器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基本的、核心的范畴,其与生产关系一起构成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则是任何一个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工智能可作为推动“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元生产力”,能够在生产力中担当更为基本的重要角色
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接待外宾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将“第一”前置于“生产力”,是邓小平基于对现当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正确把握而提出的。它把科学技术之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发展。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样,不仅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强调,而且其与国家的创新发展、强国战略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那么,人工智能在生产力中处于什么地位?它是否会担当特殊的角色?一般或笼统地说,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工智能作为当代科学技术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属于第一生产力且具有重要的地位。不过,倘若从人工智能的特质出发(在学科性质上,人工智能具有科学和技术的双重性,这是它的鲜明特质),我们不难发现,其作为第一生产力有着比其他科学技术的组成更为特别的内涵,从而在生产力中能够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
现实中,人们通常不假思索地将科学和技术合称为“科学技术”,但如果细致、深入地分析一下,则会看到,两者在生产力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我们知道,基础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其所获得的知识是观念性的。因此,虽然可以说基础科学属于第一生产力的范畴,但其实际上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只有将观念性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才能形成直接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工智能具有科学和技术的两重性,因而与一般的基础科学不同,其所产生的技术(产品)本身就可以是一种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近年来,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更有意义的是,人工智能已经或正在成为驱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强大推进器,实际上它可作为推动“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元生产力”,能够在生产力中担当更为基本的重要角色。
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驱动科学研究,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复杂现象中发挥独特作用,而且也是推动其他技术加速发展的巨大力量
历史地看,在19世纪前期,基于科学的现代技术对于社会生产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因此,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地位尚未凸显出来。即便如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生产力中包括科学以及机器大工业中科学对于提高生产率的作用,已有不少论述。
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如今,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上升至80%左右。显然,这种贡献率取决于科学本身的革命性突破和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初的现代物理学革命,为半导体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原子能技术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的分子生物学,为基因技术、遗传工程等新生物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不过,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发展呈现出一些新景象,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是重大科学发现和理论创造的资源趋于衰减,科学的重心转向研究与人类的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涉及先进材料、生物医学、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等领域。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点为:所面对的对象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和动态变化的,也就是说,对象是具有复杂性的复杂系统。诚然,从事科学研究历来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但在以往的许多科学研究中,所面对的通常是相对简单的系统,或者是通过简化复杂性以探索相对简单的现象。而当科学的重心发生转变,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象和问题时,单凭人的智力或能力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适逢其时地为人类有效求解复杂问题带来了强有力的新手段。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浪潮迅速掀起。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快速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科学探索,如材料结构的预测和筛选,新药物的研发,呈现爆炸性的发展态势。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3月,我国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紧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和天文等基础学科中的关键问题,围绕药物研发、基因研究、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制等重点应用领域科研需求展开,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发体系。这无疑会对我国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驱动科学研究,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复杂现象中发挥独特作用,而且也是推动其他技术加速发展的巨大力量。比如,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人类正致力于实现受控核聚变反应的实用化,而研究表明:运用强化学习技术,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突破性的贡献。再如,通过与人类专家合作,ChatGPT已经设计出了可采摘番茄的机器人。可以预料,随着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会有更多的实用技术通过人机协同产生,甚至直接由人工智能体自主地发明或实现。
正因为人工智能是人类心智运作能力的外化和实现,所以,它可以与人的智能相整合或互补而形成能力更为强大的新智能系统,进而在整体上提升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水平。因此,可以说,即使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中,人工智能也能担当日益重要的基本角色。人工智能不仅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加速,而且将引发生产力的巨大跃升。